设为主页 | 联系我们
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文明播报 领导活动 志愿服务 迎讲树 创建活动 未成年人 专题荟萃 创建须知 图看肥西 聚焦 乡镇动态 肥西印象 三线三边 公告栏 思想道德 我们的节日 图片新闻

肥西非遗|这些非遗美食,经过时间的验证……

来源: 肥西文明网 时间:2022-04-19

  无论是路边摊的烧烤炸串

  还是酒店大厨烧制的精美菜肴

  亦或是家中餐桌上的家常菜

只要能给人带来味蕾上的愉悦感受

都可以被称作美食

而有一种美食

经历了数代人的传承与创新

也得到了时间的沉淀与验证

最终获得了“非遗”美食的称号

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

在肥西

就有一批经过时间验证的非遗美食

回味悠远 历久弥香

  一、三河米饺等美食系列

  (包含三河米饺、包心粑粑、桂花汤圆、老唐酱干、中和祥糕点等,2010年被批准列入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)

三河米饺

  “玩在黄山,吃在三河”,肥西三河古镇最出名的小吃,莫过于色泽金黄、过齿留香的“三河米饺”。



  三河米饺集徽、川、淮扬名点之特点,制作工艺精美,其饺皮由籼米制作,饺馅有粉丝白干、虾仁黑干、精肉粉末等。炸熟之后,饺皮金黄诱人,饺馅鲜嫩美味,松软喷香。



  目前,三河古镇约有百余家油炸米饺店,三河米饺不仅成为肥西人团圆饭桌上的必选项,更得到了三河游客的青睐。



包心粑粑

  包心粑粑是肥西特有的小吃,它是一种带馅的米粉包子。

  腊月时节家里腌的腊味,到了春天,就可以把它们和蔬菜一起炒熟,一般会有咸鸭皮、腊肉、酱油干子及一些蔬菜。将所有的材料全部洗净、切碎,腊味丁翻炒出油,再依次下锅炒熟素菜,出锅后,便是一盘咸香四溢的粑粑馅了。



  包心粑粑的面皮也是先炒熟,再裹馅料。米粉做成的粑粑,吃在嘴里不似小麦面粉细腻,也不似糥米粉粘牙,反倒有一种粗粝感,米香味十足。



  包心粑粑初入口时,是一股浓浓的米香,嚼到馅料时,又是咸肉丁与酱干的混合香气,再加上蔬菜的清爽,口感层次丰富,每嚼一口都有不同的滋味。

桂花汤圆

  在肥西,会做桂花汤圆的师傅,基本上都有着几十年的手艺与传承了。桂花汤圆制作十分复杂,光是汤圆的馅料,都需要精心挑选优质黑芝麻、白糖和桂花,经过炒、碾、锤、切、晒等几道工序后,才能制作完成。



  汤圆的馅料决定汤圆的味道,汤圆的口感取决于馅料外的包裹。“滚”出来的汤圆要比手包汤圆口感更好。将优质水糯米经过一两个小时的浸泡,再放到石臼里,用棒槌使劲舂米,舂上七八百锤,才能将糯米舂成细腻的米粉。接下来,舂好的米粉还要经过筛箩再次筛选,最后留下来的才是可以用来裹馅的米粉。



  滚汤圆不仅是一项技术活,更是一项体力活。汤圆被一次次抛起,粘粉,浸水,再粘粉,重复五六次,汤圆也从最开始的小拇指大小变成了硬币大小的圆滚滚模样。



  正宗的桂花汤圆馅料香,有嚼劲,口感好,还很养人,是三河的人们几十年来常吃的口味。桂花汤圆的味道传承至今,成为了三河人记忆中不变的家乡味道。

“中和祥”糕点



  “中和祥”糕点创立于公元 1898 年,距今已有百年历史,其所生产的玉带糕、贡糕、白切(焦切)、寸金、麻饼(得胜饼)、烘糕、酥糖、绿豆糕、月饼等畅销皖中地区,被列入古镇三河民谣“十大舍不得”之一,并被县志所记载。



  “中和祥”生产的麻饼、烘糕、寸金、白切这“四大名点”,历史悠久,风味独特。“麻饼”表皮芝麻饱满,分布均匀;“烘糕”酥松多孔,香酥可口;“寸金”糖表层脆、心酥软、甜味醇,具有橘饼、桂花的特有香气,脆、甜兼得;“白切”香、脆、薄三味俱佳,原汁原味……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。



老唐酱干

  老唐酱干是肥西柿树岗乡名小吃,有着百年历史,在祖传工艺的基础上经多年的研究品尝,老唐酱干的色香味进一步提高,成为豆类制品中的佳品。



  老唐酱干皮紧肉嫩,色如猪肝,味似火腿,香醇可口,风味独特,很多人吃了念念不忘。酱干还有开胃、防暑、助消化之功能,别宜于佐酒,如果用肉片、青椒小炒,则是一碟味道鲜美的美味佳肴。



  老唐酱干为家庭式手工作坊,其配方严格保密,世代单传。用料考究采用上等的黄豆,当地深井泉水,加上10多种配料卤制而成,色泽黑中透红香气四溢。

肥西粉折制作技艺

  (2018年12月被批准列入肥西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)

  粉折是以米配绿豆或黄豆,放水浸泡,经过轻微发酵后磨成浆状,再用铁锅摊制而成,切成条状晒干后,可存放很久。



  肥西粉折传统工艺流程非常复杂,将大米(或小麦)和黄豆(绿豆或红豆)经过竹筛筛选、混合浸泡、棉网筛洗,将轻微发酵的异味及脱离的豆皮去除,然后通过石磨磨浆、清水调浆、热锅摊制、扎叠切条、篾簸曝晒而成。如今肥西粉折工艺流程已完善到8个主要工艺环节,原料从精筛细选到早晚餐出盘,每一步骤都融汇了传承人的辛勤和汗水。



  粉折吃时可以用汤或开水下食,味美而富营养。刚出锅的粉折呈浅黄色,入口喷香绵软,蘸上灵魂酱料后哧溜一吸,妥妥征服嗦粉爱好者的味蕾!



刺头蒿粑粑制作技艺

  (2019年入选为肥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)

  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”,肥西柿树岗乡的蒿子粑粑是用天然野生刺头蒿和籼米,外加佐料生姜大蒜,辣椒,用传统人工搓揉而成。



  蒿子粑粑用油炸至两面金黄,咬上一口,满嘴都是蒿草香气,还夹杂着米面的颗粒感。



  野蒿具有解湿热,明目益气,清痰利便的功效。在当地人眼中,蒿子还能预防感冒发烧、蚊虫侵扰等,是一道绿色健康的佳肴。



黄花老焖酱

  (2020年入选为肥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)

  中国人喜欢吃酱,“开门七件事”酱居第五,仅次于柴米油盐。遥想上古之世,烹饪主要依靠盐梅著味,未免稍嫌单调,发酵产生的酱是其重要补充。

  现在提起蘸酱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老干妈,但其实肥西的黄花老焖酱也是别具特色,口感鲜美。



  黄花老焖酱起源于上世纪初,运用历经百年的古法制酱工艺,加以代代传承制酱师傅的精心改良,坚持采用最原生态纯天然的原材料,经过400多天的充分日晒发酵,酿造出符合要求的精品手工酱。



  黄花老焖酱秉承老祖先智慧的同时,坚持推陈出新,与时俱进,将传统酱与现代口味相结合,推出了牛肉酱、蚕豆酱等多样化的品种。采用质量优良的蚕豆,制成的酱料既能给肉去腥解腻,又能为素菜提味添香。

三河米酒

  (2020年入选为肥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)

  三河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,春秋“昭公五年”吴、楚“鹊岸之战”,清咸丰八年太平陈玉成、李秀成部歼灭湘主力李续宾、曾国华部6000余众,史称“三河大捷”,三河因此而闻名海内外,留下“鹊渚十里闻酒香,三河美酒醉英王”的佳话。



  三河生产糯米甜酒的历史甚长,早年有一种名叫金波酒的甜酒,在当地影响甚大。建国后,三河酒厂于1951组织技术力量,挖掘民间工艺精华,开始生产糯米封缸陈酒,当时叫巢湖甜酒。



  此酒系选用巢湖之滨上等糯米,采用人工传统工艺制作,密封于缸中陈酿一年以上后,压榨沉淀过滤而成,系属纯天然营养酒。此酒曾于1981、1983、1985年连续三届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,被编入《中国土特名产辞典》。


责任编辑:王 楠

地方文明网

合肥文明网 | 瑶海区文明办 | 庐阳文明网| 蜀山文明网 | 包河文明网 | 肥东文明网 | 庐江文明网 | 长丰文明网 | 巢湖文明网 | 中铁四局文明网| 万家热线
           
合肥市肥西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